MERGEN 默根|台灣第一膽鹼保健食品品牌,專注思緒清晰與熟齡保健
失智症是大腦「乙醯膽鹼」太少? 防失智日常保健6招!!

失智症是大腦「乙醯膽鹼」太少? 防失智日常保健6招!!

Sep 15. 2023

目錄

全世界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依據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公共衛生領域應對失智症全球現況報告」(Global status report on the public health response to dementia)指出,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3千9百萬人。

台灣約每 72 人中即有 1 人失智

衛生福利部(民國100年)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之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及內政部民國111年12月底人口統計資料估算: 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推估民國111年12月底台灣失智人口共319,284人,佔全國總人口1.37%,亦即在台灣約每72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

台灣失智症總人口逐年攀升

台灣失智症協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於民國109年8月公告之「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之全國總人口成長中推計資料,未來的20年中台灣失智人口數以平均每天增加近48人;約每30分鐘增加1位失智者的速度成長著,且失智總人口佔全國總人口比逐年成長。

(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失智症=老番癲?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老化,老了就會這樣的老番顛、老頑固現象,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症候群的組合,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功能退化,並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度足以影響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失智症與正常老化的區別

老化 失智
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 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若做記憶測試,可能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 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

資料來源:邱銘章、湯麗玉,失智症照護指南,2009,原水文化。

失智症有機會可以恢復?

特定原因造成的失智症,經過治療是有機會可恢復的?
這類型失智症的病因如下:

  1. 營養失調:如缺乏維他命B12、葉酸、乙醯膽鹼等營養素。
  2. 顱內病灶:如常壓性水腦症、腦部腫瘤、腦部創傷等。
  3. 新陳代謝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電解質不平衡等。           
  4.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梅毒、愛滋病等。
  5. 中毒:因藥物、酗酒等。

失智症是大腦「乙醯膽鹼」缺乏?

抗膽鹼藥物(anticholinergics)作用機轉是透過阻斷人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抑制與副交感神經相關的各項作用,達到所需治療效果。應用層面十分廣泛,從藥局的過敏藥、咳嗽糖漿、感冒藥、助眠劑、暈車藥、止吐劑等,到醫師開立的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物、止腸痙攣劑、膀胱過動症等藥物,都有這類藥物的蹤影,也就是傳聞中吃安眠藥會有失智風險的原因。


乙醯膽鹼在神經傳導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來隨著失智症人口比例激增,有關研究發現,在失智症病人的大腦前區,乙醯膽鹼的濃度比正常人來得低,而影響病人的記憶力、學習、認知等功能。2015年及2016年6月《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報導指出,長期使用抗膽鹼藥物,比起沒有服藥的病人而言,正常思考能力表現較差,且大腦與記憶相關組織也有萎縮現象。可能提高老年人失智症的風險。

臨床上常用治療失智症藥物與增加大腦乙醯膽鹼有關,如: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或膽鹼酯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膽鹼會在體內轉化為乙醯膽鹼,欲補充體內乙醯膽鹼,也可多攝取富含膽鹼之食品。

6 招!降低失智風險,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1. 注重神經傳遞前驅營養素

  1. 必要胺基酸:膽鹼、乙醯膽鹼前驅物磷脂醯絲胺酸
  2. 優質脂肪:Omega-3、Omega-6 不飽和脂肪酸與磷脂
  3. 輔助因子:鎂、鋅、銅、維生素 B6、維生素 C

2. 多運動

研究顯示每週規律運動≥2 次,失智風險相對降低近 60%。

  1. 每週 2–3 次,每次≥30 分鐘
  2. 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有氧運動

3. 勤動腦

心智或創造性活動可將失智風險降低 50%。

  1. 建議:保持好奇心、學習新事物
  2. 推薦:參加課程、規劃旅遊、培養興趣

4. 採地中海型飲食

可降低失智發病率約 70%,並延緩認知功能退化。

  1. 選擇原形食物:蔬果、豆類、堅果、全穀
  2. 使用不飽和油脂:橄欖油、苦茶油、芥花油
  3. 多攝取Ω-3:鯖魚、鮪魚、鮭魚、海藻、堅果、亞麻籽
  4. 不建議過量飲酒,如飲酒可適量葡萄酒

5. 多社交互動

社交活動可將失智風險降低 40%。

  1. 建議:保持社會參與
  2. 推薦:聚會、公益社團、社區活動

6. 維持健康體重

研究顯示

  1. 中年肥胖(BMI ≥ 30)失智風險增約 3 倍
  2. 老年過瘦(BMI < 18)亦提高風險
  3. 建議:維持BMI 18.5–24

 

加入好友
 
資料來源
  1. Choline supplements: An update.(PubMed)
  2. https://reurl.cc/qL9V0p
  3. https://blog.coolhealth.com.tw/2022/07/12/brain-health-for-dementia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