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GEN 默根|台灣第一膽鹼保健食品品牌,專注思緒清晰與熟齡保健
雞蛋全解析!功效、營養、吃法、常見疑問完整攻略

雞蛋全解析!功效、營養、吃法、常見疑問完整攻略

Jul 06. 2025

前言:一顆小小雞蛋,濃縮全方位營養

雞蛋被譽為『天然的營養寶庫』,在有限熱量下,提供完整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對肌肉維持、記憶力、心血管健康都有多面向功效。不論是為了增強肌力、支持大腦功能、保護心血管,或是作為平價蛋白質來源,雞蛋都能勝任。正確吃法能讓這顆「營養小巨人」發揮更大價值,成為每個人日常餐桌上最實用的營養後盾。

 

目錄

  1. 營養成分解析:雞蛋的關鍵營養素
  2. 雞蛋的多重好處
  3. 雞蛋的潛在壞處
  4. 多種吃法一次搞懂
  5. 不同做法對營養影響
  6. 雞蛋的最佳搭配與選購技巧
  7. 慢性病管理:肌力與心血管的輔助對策
  8. 常見問題Q&A

 

營養成分解析:雞蛋的關鍵營養素

每100克全蛋(約兩顆)含有以下完整營養:

營養素 含量 占DRIs建議攝取量參考
熱量 143 Kcal
蛋白質 12.6 g 22%
脂肪 9.9 g 15%
飽和脂肪 3.3 g 17%
膽固醇 373 mg
碳水化合物 1.1 g
56 mg 6%
1.8 mg 23% / 10%(男 / 女)
1.3 mg 12% / 16%(男 / 女)
12 mg 4%
198 mg 28%
138 mg 4%
30.8 µg 56%
維生素B1 0.04 mg 3%
維生素B2 0.45 mg 35%
維生素B3 0.07 mg 1%
維生素B5 1.4 mg 28%
維生素B6 0.17 mg 13%
葉酸 47 µg 12%
維生素D 87 IU 15%
膽鹼 294 mg 65% / 75%(男 / 女)

(資料來源:USDA 2023、衛福部第八版DRIs 2020)

由此可見,雞蛋是膽鹼、蛋白質及多種微量營養素的極佳來源,特別適合熟齡族群與需要維持肌力的人食用。

🎁 加入我們的 LINE 好友,立即領取 NT$100 購物金!

掌握最新優惠、健康知識與專屬折扣,不錯過任何驚喜!

👉 點我加入 LINE 領取 $100

雞蛋的多重好處

1. 增強肌肉與維持行動力

雞蛋中的高品質蛋白質含有所有必需胺基酸,有助促進肌肉合成與修復,特別適合年長者預防肌少症、維持日常行動力與平衡感。

2. 支援大腦健康與記憶功能

雞蛋富含膽鹼,能促進乙醯膽鹼生成,有助維持記憶力、學習力與神經傳導,降低認知功能退化的風險。

3. 提升免疫力與抗氧化防護

雞蛋含有鋅、硒、維生素D、葉黃素等,能支持免疫系統,幫助身體對抗外來病原,同時減少慢性發炎狀態。

4. 保護視力與延緩老化

雞蛋內的葉黃素、玉米黃素是關鍵的抗氧化植化素,能過濾藍光、降低黃斑部病變及視網膜退化風險。

5. 促進心血管保護

雞蛋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有助維持良好膽固醇 (HDL) 水準,對心血管保護有潛在助益(需留意整體飲食搭配)。

6. 提升飽足感,協助體重管理

雞蛋蛋白質含量高,能延長飽足感、減少過度進食,有助維持理想體態及血糖穩定。

7. 多元烹調方式,滿足口感與營養

雞蛋烹調變化豐富,不論是水煮、蒸、炒或煎,都能保留主要營養,靈活融入日常三餐中,兼顧美味與健康。

雞蛋的潛在壞處

1. 膽固醇含量高

每顆雞蛋約含 186 mg 膽固醇,需與其他來源平衡攝取,尤其對於已知高膽固醇或心血管疾病者,建議遵循醫師或營養師指導。

2. 飽和脂肪偏高

過量搭配高脂食材(如培根、香腸)可能增加心血管負擔,建議選擇低油脂烹調方式。

3. 過敏體質風險

對蛋白質過敏者需完全避免食用,兒童及高風險族群特別需要注意。

4. 生食風險(沙門氏菌)

生吃雞蛋可能存在沙門氏菌污染風險,建議食用全熟雞蛋以確保安全。

5. 保存不當風險

雞蛋若保存溫度或時間不當,易滋生細菌,應盡快冷藏並於有效期限內食用。

多種吃法一次搞懂

不同的做法會影響蛋白質吸收率、脂肪氧化與維生素穩定性。選擇適合的料理方式,能吃得更安心、更營養。

🌾 各吃法說明

1. 水煮蛋

保留最多營養,脂肪氧化低,適合日常與運動後補充。

2. 炒蛋

滑嫩香氣十足,需控制油量,建議少油快炒。

3. 蒸蛋

柔滑細緻,適合年長者、幼兒或消化力較弱者。

4. 煎蛋

外酥內嫩,較吸油,熱量較高,適合偶爾食用。

5. 蛋花湯

清爽溫和,部分水溶性維生素會流失,可搭配蔬菜補足。

營養比較表

項目 水煮蛋 炒蛋 蒸蛋 煎蛋 蛋花湯
熱量(每100g約) 約143 約200 約150 約220 約100
蛋白質保留
脂肪氧化風險
維生素保留
消化容易度

不同做法對營養影響

  • 水煮蛋優勢明顯:蛋白質完整,脂肪氧化風險低
  • 炒蛋需控油:多油易提高熱量,影響心血管健康
  • 蒸蛋柔順好消化:適合術後恢復或消化不良族群
  • 煎蛋香氣迷人:高脂肪需留意攝取頻率
  • 蛋花湯輕盈清爽:補充多樣蔬菜,提升營養層次

雞蛋的最佳搭配與選購技巧

1. 多搭蔬菜

補充纖維、植化素,平衡整體營養

2. 減少油脂攝取

選植物油或少油方式,降低飽和脂肪

3. 搭配全穀類

一起攝取能提升胺基酸互補

4. 優先選擇放牧蛋或有機蛋

營養價值更高,脂肪酸比例較佳

5. 妥善保存

冷藏並於有效期限內食用,確保新鮮與食安

慢性病管理:肌力與心血管的輔助對策

  • 預防肌少症:高蛋白可維持肌肉,支持行動力
  • 保護大腦神經:膽鹼有助降低認知退化風險
  • 增強免疫力:鋅、硒等礦物質助抵抗病菌
  • 減少慢性發炎:含抗氧化物質,有助維護心血管
  • 替代紅肉加工肉類:降低壞脂肪與鹽分攝取,優化血脂表現

常見問題Q&A

1. 每天可以吃多少雞蛋?

一般建議每天1〜2顆,搭配其他蛋白質來源更均衡,並減少膽固醇累積。

2. 膽固醇高還可以吃雞蛋嗎?

可以,但需注意總攝取量與全日脂肪分配,建議與蔬菜、全穀搭配。

3. 雞蛋需要每天吃嗎?

可視個人需求決定,每週規律攝取有助肌力與神經功能補充。

4. 生吃雞蛋會更營養嗎?

不建議,吸收率低且有沙門氏菌風險,熟食更安全、營養更完整。

加入好友
資料來源
  1. USDA FoodData Central 2023.
  2.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Eggs and cholesterol. 2023.
  3. 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 2020.
  4. Mayo Clinic. Cholesterol: Top foods to improve your numbers. 2023.
分享按鈕